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本站要闻

本站推荐

红山水库大事记
来源/作者: 点击数:859 更新时间:2010-06-07

  红山水库工程的建设,牵挂着政府领导人的心。196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兰夫主席到红山水库工地视察、慰问,他同民工一起劳动并与工地劳动模范合影留

  念。临别时给昭盟领导写批示,红山水库工地每人供应1斤肉。

  是月红山水库管理局筹备处成立,原红山区区委书记周庆祥调任副局长,并着手筹备

  建局事宜。

  同年9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水电厅郝秀山副厅长亲临红山水库工地施工现场检查

  指导工作。

  是年11月20日红山水库进入冬季施工,民工减至12000人。其中昭盟10000人,哲

  盟2000人。

  1961年8月27日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为团长、梁思成为副团

  长的中央文化参观访问团到红山水库工地参观访问。叶老当日写有一篇《内蒙日记》

  (略),于8月29日赋诗一首,咏红山水库:

  其一云:  大堤横截老哈河,扼要宏图洵可歌。自此辽河灾患绝,更新沾润灌区多。

  其二云:  登堤满眼好秋光,如镜晴湖波不扬。一旦洪流冲泄下,库容二十亿公方。

  其三云:  经营各族齐输力,才阅三年伟绩成。多少劳模先进者,治河能手尽新生。

  其四云:  三门峡畔三门市,红山库边红山区。一样工兴成市镇, 安知先日是荒墟。

  1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水库管理局正式成立。

  1962年5月在红山水库工地由昭盟孔祥文副盟长主持召开了首次“红山水库库区防护

  建设工作会议”。赤峰县、敖汉旗、翁牛特旗、辽河工程局、红山水库管理局的领导

  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建立“红山水库防护建设管理委员会”,其

  主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和建设好红山水库库区。

  6月末红山水库在440米高程以下淹没区共计动迁了1532户,8047口人。

  7月24日至26日老哈河流域发生了18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7月26日入库洪峰流量高达

  12700立方米/秒,由于红山水库的成功调控,使其下游几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

  济建设免遭一次毁灭性的洪涝灾害,直接防洪减灾效益为3.87亿元。大水过后昭盟盟

  委、盟公署立即派飞机向红山水库工地和被洪水围困的小河沿、长胜投放抢险救灾物

  资、食品和药品。

  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王再天书记,在水利厅徐仁海副厅长和昭盟盟委雷代夫书

  记的陪同下,亲临红山水库工地视察、慰问。

  10月25日至11月1日水电部水电总局在红山水库工地主持召开了“红山水库工程扩建

  问题现场会议”,研究增设泄洪洞事宜,同时进行现场选线定位。

  1963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水库管理局委员会成立,周庆祥任党委

  副书记。

  2月昭盟指挥部自红山水库工地调拨给红山水库管理局100名民工,最终只留下30人,

  用以加强库首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1964年7月2日红山水库淹没区共计安置移民3912户,19959人,已经赔偿496.58万元。

  是年首届昭盟城镇青年80人,分别于8月份和12月份分2批安置到红山水库管理局园林

  站,加强了水库库首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1965年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勘测设计院赵锡章院长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主持召开

  “红山扬水站问题工作会议”。辽河工程局、红山水库管理局领导及其有关人员出席

  会议。研究并确定了红山扬水站地址、布置、选型及其红山灌区的设计原则等有关问

  题。

  6月28日红山水库淹没区按440米高程计算,移民安置工作按442.5米高程执行,再拨

  赔偿款50万元,总计赔偿款为519.8万元。

  淹没赔偿主房16209间,附房2078间,碾房271间,畜棚969间,集体院墙218座,私人

  院墙3509座,大田116066.6亩,园田、稻田5826.2亩,幼林15892.8亩,成林70000株,

  坟墓6092座,水井127眼。

  1966年5月由昭盟孔祥文副盟长主持召开的“红山水库库区管理范围和管理办法会议”

  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有关旗县、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红山水库库区管理范围和

  管理办法以(66)昭办字第169号文批复实行。

  是年10月红山水库工程除水电站外全部完成。共完成土、石、混凝土工程量913万立方

  米,总用工2348万工日,总投资8056万元。

  同年12月中旬,红山扬水站、山嘴扬水站工程全部竣工。

  1967年1月红山水库备用电厂工程开工建设,6月份竣工。是年汛期因“文化大革命”

  派性斗争愈演愈烈,故对红山水库管理局实行军管,由军代表黄振兴担任红山水库管理

  局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8年9月30日红山水电站320千瓦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完毕,于10月份交付使用。

  10月7日至19日红山水电站1号、2号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12月红山扬水站6台机组、山嘴扬水站3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

  1969年5月14日至6月19日红山水电站3号、4号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10月20日红山水电站全部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6720千瓦,年发电量900万度,国家总投

  资730.4万元。

  1970年7月27日红山水库备用电厂6250型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完毕,并于29日交给红山

  水库管理局。

  1971年6月军代表辛建刚接替黄振兴,并担任红山水库管理局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2年冬季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工人赵甫发明利用潜水泵破冰防冻技术。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完成了《红山水库泥沙淤积分析报告》。

  1973年红山水库管理局开始进行坝下排水沟沙沸处理工程,增打减压井14眼,埋设

  16眼旧井排水暗管,翻修排水沟470米。

  1974年5、6月间红山水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毒死各种鱼类多达200万千克。致使红

  山水库水产资源遭到一次空前的浩劫。几乎将其前13年养殖业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水

  库两岸死鱼堆积如山,臭气熏天。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立即组成了有武

  汉、辽宁淡水渔业研究所专家参加的水质污染原因调查组,查清了水质污染原因是由赤峰

  造纸厂、制药厂的污水直接排入水库所致,其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酚、二甲苯等有毒物质。

  在上级领导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投资120万元在敖汉旗下树林子建设鱼种站1处。

  占地500亩,可利用养鱼水面270亩。

  11月1日红山水电站4台发电机组向国家东北电网供电。

  是年翻修排水沟922米,共完成土石方101377立方米,混凝土190.44立方米。用工92285工

  日,工程总投资47万元。

  1975年8月河南大水跨坝的教训,使红山水库管理局制定了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在

  大坝后面备土5260立方米,以备急用。

  1976年夏红山水库渔场开始使用2艘100马力机船进行明水拖网捕捞作业,极大地提高

  了捕鱼效率和经济效益。

  是年10月辽建三团(辽河工程局)全部迁入赤峰市。

  同年10月玉田皋引水工程竣工,设计最大流量10立方米/秒。

  1977年11月在昭盟科学大会上,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工人赵甫发明的利用潜水

  泵破冰防冻法受到奖励。

  是月在辽宁省科学大会上,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赵宝信撰写的《红山水库淤积及异

  重流排沙初步分析》一文,被评为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

  197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乘专用直升机到红山水

  库管理局视察。在南苑迎宾室接见了红山水库管理局负责人,对红山水库管理局的工作及

  水库建设作了重要指示。

  1979年3月辽宁省“水利管理培训班”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办。

  由于淤积的影响,致使红山水库防洪库容逐年减少,防洪能力逐年降低。6月经辽宁省抗

  旱防汛指挥部以辽汛字(1979)第6号文批复,红山水库防洪标准由万年一遇降为5千年一遇。

  8月7日至11日由辽宁省水利学会、昭盟水利学会、红山水库管理局共同举办的“红山水库

  淤积上延问题学术讨论会”在赤峰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水

  利部水科院泥沙所、清华大学水利系及黄委、北京、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有关的

  水科所、设计院、水库管理局(处)等单位的代表共90人,听取了红山水库管理局所作的

  《红山水库水文泥沙观测研究情况介绍》和《红山水库淤积上延初步分析》的报告。清华

  大学钱宁教授、水利部水科院泥沙所范家骅、张启舜工程师在会上作了报告。与会代表亲

  临红山水库实地考察了水库淤积、水草生长、淤积上延等问题,并参观了红山水库工程。

  1980年3月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泥沙组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集体。

  1981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令下,红山水库管理局渔场同水库周边社队搞渔业联营。

  建立了有翁牛特旗、敖汉旗、赤峰县等有关部门及周边社队领导参加的红山水库渔业管理

  委员会,红山水库管理局渔场更名为红山水库渔业联营公司。

  当年11月水库结冰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进库破冰抢鱼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红山水库的

  渔业资源,致使联营体制自然解体。

  1982年4月29日红山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施工开始,坝顶加高0.5米,核定经费19.5万元。

  辽河工程局承担了此项施工任务。

  9月28日竣工验收。该项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0048立方米,砌石方1513立方米,混凝土142立

  方米,用工15625个工日。

  5月29日至6月2日“红山水库安全检查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

  水利厅肖少宏副厅长主持。辽宁省水利设计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设计院、辽河工程局、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计划财务处、基本建设处、工程管理处,昭盟水利局、昭盟农牧学校、

  红山水库管理局等单位共计23人出席会议。

  8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以(82)内水管字第25号文批复的“红山水库1982年的控制运用计

  划”,将红山水库的保坝标准核定为2500年一遇洪水不出问题。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办“全区首次水库工程观测培训班”,全

  区共有8个盟、呼市、包头市的60名学员参加了业务培训。其中结业54人,培训班历时39天,

  全部课程均由红山水库管理局承担教学及组织工作。

  1983年4月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被评为全国水文系统先进集体。

  9月在松辽委召开的流域水库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红山水库管理局在水库控制运用方面进行

  总结交流,并被评为“水库管理典型单位”。

  10月10日至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办“全区水库控制运用培训班”

  ,由红山水库管理局承担教学及组织工作,结业31人。

  是年冬季红山水库管理局渔场在库首创单网捕鱼6.5万千克的最高记录。

  1984年6月14日至16日红山水库地区大雨成灾,3天降水量198.5毫米,红山水库管理局

  招待所房屋倒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拨给红山水库管理局新建招待所工程款40万元。

  8月“红山水库泥沙问题及扩建加固讨论会”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水电部规划院、水管

  司、松辽委、北京设计院、天津设计院、黄委科研所、西北水科所、西北设计院、内蒙古

  自治区水利设计院、水利厅、辽河工程局、赤峰市水利水产局、红山水库管理局的有关人员

  出席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红山水库泥沙淤积及工程加固问题,会议首次提出红山水库低水

  位运用的意见。并就红山水库工程扩建加固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会议形成了会议

  纪要。

  是年秋季红山水库管理局渔场引进河北省白洋淀捕鱼工人,开发捕捞红山水库小白鱼资源。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渔场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了分配方式,职工自由组合,极大

  地调动了职工捕捞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4个月共捕获成鱼20万千克,白洋淀工

  人捕捞小白鱼11万千克,创红山水库年产鱼量最高记录。获纯利润40余万元,开创了红山水

  库渔业生产新局面。

  12月红山水库管理局水文实验站被评为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先进集体”。

  1985年12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以“内公治(85)99号文批准,红山水库管理局职

  工64户146口人改为城镇户口,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

  同年红山水库管理局貂场实行了承包经营,加强管理。成貂产仔率、成活率均占全自治区首

  位,年创收5.3万元,获利润1.2万元,结束了貂场连年亏损的局面。因此,貂场场长王俊江

  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外贸系统先代会,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外贸局的表彰。

  年底红山水库管理局招待所1000平方米的2层楼房建成并交付使用。

  1986年8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王国全委员一行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

  1987年6月2日水电部钱正英部长到红山水库检查工程及防汛工作。

  6月23日至26日,由钱正英部长和陆右楣副部长亲自主持,研究了红山水库1987年度汛方案。

  确定汛限水位430.1米,最高调洪水位不超过440.5米,安全度汛标准200年一遇。红山水库

  大量弃水。

  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赵志宏副主席率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防汛检查工作组到

  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参加7月8日召开的“红山水库防汛会议”。内蒙古自

  治区农委王伦平总工程师、水利局胡懋昭副局长、赤峰市张廷武副市长和红山水库管理局领

  导及有关人员出席会议,红山水库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张廷武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1988年11月水利部、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确定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要求2年完成。

  是年水利电力部科学院完成了《红山水库主坝坝基及坝体渗流稳定分析》和《红山水库泥沙

  淤积问题及其影响的分析》报告,该2报告对于促进红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方案的确定起了重

  要作用。

  1989年10月经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施工开始。

  水利部拨款13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1900万元,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勘测设计

  院承担工程设计、辽河工程局、黄河工程局承担施工任务。

  是年底红山水库管理局在赤峰建设的1号住宅楼竣工。

  1990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张文彬局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是年末红山水库管理局在赤峰建设的2号住宅楼竣工并交付使用,70户老职工喜迁赤峰新居。

  1991年8月初中央顾问委员会焦若愚委员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工作,并提词留念。他的提

  词是:“生命之源”。

  10月12日红山水库管理局隆重举行“红山水库安全运行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水利部、松辽委、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赤峰市、哲里木盟及红山水库周边的5个旗县的党政领导到会祝贺。

  水利部严克强副部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布赫主席等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并为红

  山水库管理局题词留念:

  严克强副部长的题词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布赫主席的题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各族人民造福”。

  傅守正副主席的题词是:“兴水安邦,造福人民”。

  赵文元厅长的题词是:“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

  1992年5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张文彬局长、布仁达来副局长一行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

  查工作。

  是年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竣工。完成的工程项目有:主坝下游压重,反滤盖重,地基振

  冲,减压井,滩地回填,排水工程,灌浆;副坝下游贴坡排水,减压井,排水沟。

  1993年秋季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工管处、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红山水库管理局共同

  研究在白玉引水(岔管)输水洞上增设发电机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4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汪普副局长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主持召开在白玉引水(岔管)输

  水洞上增设发电机组初步设计方案的初审会议。

  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以“内水规(1994)60号文”批复同意修建白玉引水(岔管)电站,

  装机容量400千瓦,引入流量6立方米/秒。                                                                       

  是年末红山水库管理局在赤峰建设的3号住宅楼竣工并交付使用,48户职工迁居赤峰。

  1995年5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包文发副主席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工作。

  7月13日岔管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总投资198万元。

  10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薛富副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10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吴守信副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12月2日北京市段强副市长及水利局孙国生副局长一行到红山水库管理局参观考察。

  是年12月红山水库管理局在赤峰建设的4号住宅楼竣工并交付使用,

  又有48户职工迁入赤峰。

  1996年1月16日江苏常州长江水产开发公司与红山水库管理局共同开发红山水库渔业资源,

  引进江苏太湖的1500万粒大银鱼卵首次投放红山水库。

  4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云毕力格副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6月9日林业部朱光耀副部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工作。

  6月12日“赤峰市重点防汛目标暨红山水库防汛工作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赤峰市云

  德奎市长、吴守元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7月1日红山水库管理局党委被赤峰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党委”。

  8月15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云峰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9月16日由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大坝安全管理、科研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抵达红山水库管

  理局,着手进行大坝安全鉴定现场检查工作,它标致着红山水库工程安全鉴定工作已经全面

  展开。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分别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松辽委、水利部评为“水库管理先进单位”

  和“水利管理先进集体”。

  12月13日赤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领导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主持召开了“红山水库渔业经

  济开发工作会议”,会上落实了红山水库管理局、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

  共同出资的比例,决定成立渔业经济实体,确定了封库时间。

  1997年1月9日赤峰市红山水库渔业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吴香馥副主任带队

  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红山水库封库事宜,并向红山水库再一次投放3000万粒自江苏太湖引

  进的大银鱼卵。

  3月29日松辽委防汛检查组李春敏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云毕力格副厅长在赤峰市李

  双临副市长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防汛备汛工作。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吴永新副主任一行,在内蒙古自治区防汛办公室马绍坤

  主任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防汛工作。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千奋勇主席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工作,并提词留念。他的题词是:

  “努力开发水陆资源,为社会增加财富,改善职工生活”。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云峰厅长、办公室王南风主任、水保处李旭处长一行,在赤峰市

  水利局邱富局长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10月14日至16日“全区水利厅直属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内蒙

  古自治区水利厅云峰厅长、薛富副厅长、乌云毕力格副厅长、水利厅纪律检查组高金荣书记

  出席会议,云峰厅长做了题为《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的重要讲话。

  1998年1月红山水库管理局给在赤峰分到楼房的职工164户参加房改并办理了房产证。

  8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刘明祖书记、任亚平常委、政府傅守正副主席,在水利厅云峰厅长、

  赤峰市李双临副市长、吴守元副书记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红山水库防汛工作。

  8月18日至9月底红山水库首次捕捞大银鱼100余吨,产值470万元。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被翁牛特旗文明办授予“翁牛特旗旗级文明单位”。

  1999年4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云毕力格副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6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赵文元副厅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9月18日赤峰市高延青市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并为红山水库题名“红山湖”。

  11月红山水库大坝通过了水利部、松辽委、水利厅共同组成的专家组的安全鉴定,鉴定结论:

  “三类坝”,为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立项提供了重要依据。

  11月“全区大中型水库管理人员培训班”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办。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被赤峰市文明办命名为“赤峰市市级文明单位”。

  2000年6月6日“红山水库2000年防汛工作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赤峰市人民政府

  斯日古楞副市长做重要讲话。

  6月22日“红山水库渔业工作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赤峰市人民政府斯日古楞副市长、

  市人大吴香馥副主任做重要讲话。

  7月20日“红山水库抗旱供水工作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赤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

  市政协、市水利局、翁牛特旗委、旗政府、红山水库管理局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赤峰市委刘

  玉祥书记做了重要讲话。

  12月局址1号、2号住宅楼交付使用,72户职工迁入新居。

  2001年3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戈锋副厅长、于长剑总工程师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

  导工作。

  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防汛检查组在水利厅防汛办郑春茂主任的带领下到红山水库管理

  局检查指导备汛工作,赤峰市水利局陈旭副局长陪同。

  5月24日至25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纪律检查组王东江书记、监察室周利华处长到红山水库管

  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7月4日““红山水库2001年防汛工作会议”在红山水库管理局召开,赤峰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

  牛崇桓做了重要讲话。

  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戈锋副厅长在水利厅人事处张继雄处长、服务中心赵占元主任的

  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工作。

  8月12日至14日松辽委在赤峰主持召开“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内

  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水利勘测设计院、红山水库管理局等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与会

  人员到红山水库踏勘了工程现场,听取了工程设计和有关单位的汇报。

  10月5日赤峰市委呼尔查副书记、代市长在翁牛特旗韩会申旗长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

  指导工作。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2002年4月23日全国政协赵南启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在赤峰市呼尔查市长

  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

  6月2日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是月完成了红山水电站1号机组的增容改造工作,机组由原来的1600千瓦改造增容为2000千瓦。

  7月16日“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开工庆典”活动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政

  府傅守正副主席、水利部建管司邓铭江副司长、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赵文元厅长、赤峰市委斯日

  古楞副书记、市政府扎那副市长等领导、红山水库周边旗县乡镇领导及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

  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庆典仪式。

  12月底红山水库管理局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完成目标责任先进单位”。

  2003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冯国华副厅长、人事处张继雄处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

  指导工作。

  是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月红山水库管理局再一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先进单位”。

  4月23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4月至5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向人类社会发出严峻挑战。

  7月23日红山水库管理局再一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2002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8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于长剑副厅长、建管处于铁柱处长与计财处的有关领导在红山水库管

  理局对《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防汛抗旱调度中心楼》进行验收。

  8月28日“红山水库防汛抗旱调度中心楼竣工庆典”活动在红山水库管理局举行,赤峰市委徐国元

  副书记、组织部张国华部长及翁牛特旗、敖汉旗与周边乡镇党政领导100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是年红山水电站2号、3号、4号机组增容改造工程结束,总投资840万元。改造后的机组自动化水平

  显著提高,可以安全运行30年。

  2004年3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评为“2003年度市直社会扶贫先进单位”。被翁

  牛特旗委、旗政府评为“2003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4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2003年度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全区水利系统

  200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水库管理局办公室“全国水利系统办公室工作先

  进集体”荣誉称号。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红山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11月26日红山水库管理局局址3号住宅楼竣工,60户职工喜迁新居。

  是年红山水库管理局再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12月30日红山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工地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命名为“2003年度全区水利系统文

  明建设工地”。

  2005年1月5日至6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验收组

  一行6人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验收红山水库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7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于长剑副厅长一行3人到红山水库管理局检查防汛备汛工作和除险加固

  二期工程建设情况。

  是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

  “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10月26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06年1月9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全区水利系统先进单位”。

  6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共赤峰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党委”

  9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共赤峰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是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2月3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赤峰市直工委评为“市直2006年党的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3月13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翁牛特旗委、旗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3月11日红山水库管理局被翁牛特旗委、旗政府评为“2007年度全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

  进单位”。

  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编办刘子强处长、陈福荣副处长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进行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调研。

  7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郭启俊副主席在水利厅冯国华副厅长及自治区政府办、财政厅、农业厅、

  林业厅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视察工作。

  8月22日赤峰市王中和市长在翁牛特旗汪国森旗长及京能集团红山火力发电项目负责人的陪同下到红山

  水库管理局检查指导京能红山火力发电项目筹备工作。

  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编办批复红山水库管理局机构设置及编制。

  11月26日翁牛特旗委杨远新书记、旗政府田向存副旗长、城建局张延兵局长在乌敦套海镇委董海军书

  记、政府唐乐天镇长的陪同下到红山水库管理局就红山湖旅游资源联合开发问题进行协商。

  2009年1月红山水库管理局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3月29日“翁牛特旗红山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红山水库管理局

  占51%的股份出任董事长。

  5月7日至8日红山水库管理局、乌敦套海镇与翁牛特旗委宣传部联合邀请《内蒙古日报》、《内蒙古

  晨报》、《赤峰日报》、《红山晚报》、《赤峰广播电视报》、赤峰人民广播电台、赤峰电视台和

  翁牛特旗新闻媒体记者、部分文联成员组成20余人的采风访问团,深入到红山湖旅游开发项目区,

  对那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底蕴等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并对其进行了集中的宣传报道,通过

  媒体全力打造红山湖旅游品牌。

  6月18日由红山水库管理局和翁牛特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红山湖旅游开发项目推介会”在赤峰宾

  馆隆重举行。

  红山水库浸没区

  继红山水库淹没区之后,接踵而来的又一问题是其上、下游浸没区的出现,给这些地区社员群众

  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红山水库淤积上延,使其上游老哈河沿岸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程

  度逐年加重。到1985年红山水库上游浸没区已涉及原赤峰郊区(现松山区)的牤牛营子乡、敖汉旗的

  四道湾子镇、元宝山区的兴隆坡乡之部分地区。受灾农民2663户,房屋9751间,人口28000余人,致

  使其被迫迁移。因搬迁者对红山水库淤积上延估计不足,故造成又重复搬迁的竟有1383户,广大受灾

  社员群众反复遭受浸没之苦,生产生活极端困难。

  红山水库下游由于受灌溉排水净压力的影响和敖汉旗小山水库的顶托作用,致使红山水库下游至敖汉

  旗小山水库之间老哈河沿岸的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与敖汉旗的古鲁板蒿公社部分地区从1970年开始,

  地下水位普遍提高,出现了浸没危害。受灾范围涉及玉田皋公社和古鲁板蒿公社的6个大队、51个生

  产队、2350户、12246口人、10923间房屋。盐碱地面积49700亩,其中耕地面积27500亩。受灾最重是

  玉田皋公社的下府大队、玉田皋大队、孤山子大队,这3个大队从1973年开始旱田作物严重减产。

  1975年旱田改种水稻后,因其排水系统不畅,又加剧了盐碱化的程度,致使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造成土地盐碱、旱田绝收、林木枯死、房屋倒塌、水井因含氟量过高而不能饮用,加上地面潮湿导致

  风湿病、氟中毒病人不断增加。上述3个大队、17个生产队、1147户、6300口人、盐碱地面积15000亩、

  盐碱化草场4200亩、枯死林木3700亩、枯死林带41条、枯死果树12亩(2900棵)、倒塌房屋710间、

  棚圈240间,另有5000间房屋也面临倒塌危险,浸没区经济损失174万余元。

  地方党、政领导对浸没区受灾社员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十分关注,为了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自1978年

  开始,国家逐年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力度,用以解决受灾社员群众的房屋搬迁工程、电力配套工程、

  饮水工程、排灌工程、防洪工程、盐碱地改造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

  截止到1985年底,红山水库上、下游浸没区涉及4个旗、县、区,5个乡镇,20个村委会,124个村民

  组,5873户、30308口人、25717间房屋、盐碱地面积135700亩。自1978年至1985年,国家共计投入建设

  资金375.9万元。其中翁牛特旗106.2万元,敖汉旗189.6元,松山区80.1万元。

  赔偿标准:主房70元/间,附房49元/间,碾房35元/间,畜棚30元/间,集体院墙30元/座,私人院墙

  20元/座,旱田16元/亩,稻田32元/亩,幼林10元/亩,成林2元/株,坟墓7元/座,新水井6000元/眼。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浸没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脱贫致富,开始走向

  小康之路。尤其是玉田皋地区在1976年10月份,辽宁省投资40万元建成了引水渡槽工程后,1997年因

  实行了自流灌溉,故水稻种植面积猛增到7000亩。1992年扩展到20000亩,现已发展到50000亩。亩产

  稻谷600千克,人均年收入4000余元。成为著名的塞外水乡,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总裁:柴春泽手机:13704765925E-mail: cfccz@263.net  912769722@qq.com 站长:刘海生常务副站长:张化国网站督察:李继明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ICP备06005774号蒙网警150402010117号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