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本站要闻

本站推荐

赤峰日报:我所知道的柴春泽
来源/作者: 点击数:859 更新时间:2013-03-26

  我所知道的柴春泽

  我与“知青”的带头人柴春泽从仰慕到实际接触走过了整整三十七年的历程,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待人诚实,做事认真,能吃苦,肯务实。他在翁牛特旗玉田皋下乡的几年中,确实给玉田皋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那就是在玉田皋盐碱滩上改种大米。

  1975年4月,我在翁牛特旗乌丹一中高中就要毕业了。一次班会上,班主任郭宝山老师拿来一份《赤峰日报》(原名《昭乌达报》),让班里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柴春泽给他父亲的信,知道了“扎根农村六十年”,知道了他是玉田皋乡“青年点点长”。我们这届高中毕业生六百多人绝大部分是要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5月,乌丹一中组织高中毕业生去玉田皋乡劳动一个月,学校的意图很明显,是要我们提前体验一下农村的劳动生活。我们很快来到了玉田皋乡玉田皋大队第一生产队住在老乡家里,准备参加全公社组织的筑堤大会战。正好,那个月柴春泽“访日”归来,听说,他给点上的所有“知青”带回的礼物是:女知青每人一块纱巾,男知青每人一双高级筷子,听了以后很是羡慕!他在玉田皋公社的礼堂给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农村牧区的高中毕业生做了“访日”报告,同时也讲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大好形势,同学们听了他的报告很受鼓舞。晚上,有很多同学激动地难以入睡,有人提议去找柴春泽签名,同学们都积极响应,我怕影响柴春泽的休息就没有去,同学们回来都次日凌晨两点多了,我问他们咋这晚才回来,他们说柴春泽在大队开会一点多才回来。第二天清晨六点多,我们正在生产队队部吃早饭,准备出工参加筑堤大会战,这时候柴春泽来到队部看望我们师生,我匆忙吃完饭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本子,上前请柴春泽留言并签了名。后来,那个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他的话语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在这一个月的筑堤会战中,我总是看到柴春泽扛着一把铁锹早出晚归和在筑堤工地上忘我劳动的身影。我除了参加劳动外,还负责通讯报道,我写的一首战地诗歌登在了队部的黑板报上。

  返校后,学校就开始了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和报名准备工作。通过这次玉田皋如火如荼的劳动“洗礼”,我已经从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做好了到农村牧区去的一切准备工作,我还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要到离家最远的翁牛特旗白音塔拉苏木十万亩草场去,并且得到了批准。

  1975年7月10日,由送“知青”的专车载着我们一百多名乌丹一中毕业的同届同学奔赴翁旗的最东部白音塔拉苏木十万亩草场。车过玉田皋的时候,又看到柴春泽在路边敲锣打鼓的人群中迎送着我们。车停下来了,因为要急着赶路我们没有下车,柴春泽就迎上来跟我们握手并挥手告别。我在心里默默地下了决心:柴春泽同志你放心,我不会辜负你的签字留言的!从那以后,我在白音塔拉十万亩草场生产劳动的两年中,几乎把我变成了一个“纯”牧区的小伙子——穿着蒙古族靴子、挥着钐刀打草、骑着马看护草库伦、播种、耪地、割地、打场,也由衷地羡慕过蒙古族姑娘……

  1977年11月,我被招工到了学校,后来又考学又工作,折腾了十几年。期间,也有许许多多零零碎碎的关于柴春泽的消息传到我的耳朵里,如:水管局的几年、考上电大的几年、毕业后又留校当辅导员的几年,并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办网站的几年被评为优秀网站等等。直到2002年我由乌丹师范调到赤峰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2003年由赤峰教育学院合并到赤峰学院,有幸我们成了一个单位的同事,但是接触的也很少。后来由于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使我们又走在了一起,我的一篇纪念父亲的散文,体现了我下乡当知青的那段生活,我发给他,第二天就在他的知青网站上发了出来。这样一来,我们经常见面,他所说的都是如何为当年知青做一点事情的一些具体举措,比如:如何办知青老年大学啦,如何寻找医院为知青办理就医医疗卡啦,如何办知青村网站啦,如何开展关爱知青的各种公益活动啦,等等。受柴春泽的邀请我也多次参加了由他张罗、操持、主办的一些活动,如:为知青就诊的医院挂牌、揭牌仪式、柴春泽知青村网站建站八周年庆典、“知青”艺术团专场汇报演出等大型活动。

  在柴春泽知青村网站建站八周年庆典宴会上,柴春泽表示:“今年我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今后我可以一心扑在办知青村网站、办知青的各种公益事业上了!”

  高颖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总裁:柴春泽手机:13704765925E-mail: cfccz@263.net  912769722@qq.com 站长:刘海生常务副站长:张化国网站督察:李继明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ICP备06005774号蒙网警150402010117号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