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本站要闻

本站推荐

红网 知青典型们的当下生活
来源/作者: 点击数:822 更新时间:2012-11-12

  红网 知青典型们的当下生活

  作者:李仲文    文章来源:快乐老人报    点击数:99    更新时间:2012-11-11

  【字体:缩小 放大】

  知青典型们的当下生活

  2012/11/6 10:38:13 [稿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 [编辑:杨洁]

  最近的2012中国知青文化节上,一批知青典型的面孔颇引人注目。徐建春、邢燕子、侯隽、董加耕、赵耘、柴春泽……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塑造了一系列知青典型,他们单纯青涩、怀抱理想,变成政治符号后又身不由己。光环褪去后,他们有着怎样的身世浮沉和观念递嬗?他们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快乐老人报记者本期先带您走近柴春泽、董加耕和侯隽。(本版撰文/快乐老人报记者李仲文)

  A 柴春泽:从知青、囚徒、教师到总裁

  一旦党变修,国变色,我们还会有什么家……爸爸,我现在百分之百地需要你对我进行扎根教育,我不同意你这拔根教育。——让柴春泽在1974年红遍全国的家书

  360截图20121104163813218.jpg

  当年柴春泽和现在的柴春泽。

  今年60岁的柴春泽刚从教师岗位退休,却从未打算从知青这个身份上退下来,每天打理着自己建的知青网站——柴春泽联盟网。

  1971年底,柴春泽到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玉田皋大队开始了上山下乡之旅。“我不是完全自愿的。”柴春泽说,“我那时崇拜解放军,想当兵。但1971年毕业时,有领导找我谈话,要我顾全大局,因为其他学生说,只有我下乡,他们才肯去。”

  1973年8月,父亲来信,劝他回城。“我动员别人来,自己却先回城去,其他知青会骂我。”9月2日,柴春泽给父亲写了那封红遍全国的回信。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这封回信全文,一个学习柴春泽的热潮在全国掀起。

  柴春泽并不会料到,自己很快落入谷底。1976年7月,柴春泽在报告中大讲“翻案不得人心”的错误言论。粉碎“四人帮”时,虽然他马上起草了“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决心书,但还是被隔离审查,后又被关进监狱,“押解我的警察每人揪住我的一只耳朵。为防止我自杀,一进监狱,裤带、鞋带通通就被解下”。1979年12月他才被宣布“无罪释放”。

  “我总觉得时时处处有人监视我。”那时柴春泽精神深受刺激,“回家时,女朋友来看我,她是个党员,我当时怕啊,以为她是作为党员试探我的,我一见她,开口就说,‘你去告诉组织部,我不反对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当时啊,哎。”

  1 2 3 下一页

  柴春泽1982年考上内蒙古广播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他说自己相对于同龄的老知青还算顺利,教书时就开了一个打印店。1996年,他开始印制“知青信息服务”的八开小报,免费邮寄给全国各地的知青。2004年起他创办了“柴春泽联盟”网站,当起了网站的总裁,“资金来源是我的工资,每个月扣除各种税,还能赚点”。

  柴春泽如今的身体状况不好,“当年下乡,脚板经常被凉水浸泡,做多了体力劳动”。今年,他办理了退休手续,“今后我就一心扑在办知青村网站,还得找个娃娃兵来接 班”。

  B 董加耕:现在还有人说我带了个坏头

  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董加耕传遍全国的名言

  360截图20121104164000234.jpg

  董加耕学着当年的造型拍了张照。

  如今的董加耕在家养养花种种草,不时有人揶揄几句:“老董啊,你也玩这个啊?”

  1961年,21岁的董加耕被保送上北京大学,他却自愿放弃机会回乡务农。回到江苏省盐都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有位老伯用烟斗敲我的脑袋说:‘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

  1963年下半年,随着各大媒体对董加耕的报道,“学习董加耕,建设新农村”成为流传极广的口号。1964年董加耕还被邀请参加了毛泽东的71岁寿宴,“我坐在毛主席的左手边,主席将自己的一碗饭拨给我,并给我夹饺子和烧饼”。

  但仅两年后,董加耕就被冠以“刘少奇培养的黑标兵”等罪名,一度被关押。“我当时到北京开会回来,还没下汽车就被一群红卫 兵包围了,我大喊‘我是董加耕,你们搞错了’,‘没错!董加耕,盐城地区最大的走资派!’”直到1974年,董加耕才重见天日,“回到家,两个孩子喊了我好几天野男人,不肯亲近我。”“文革”后期,董加耕因曾被江青召见过,又被审查,1977年底回乡劳动。

  2000年,董加耕从盐都区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和老伴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些企业来找我做‘形象代言人’,还有人要以我的名字命名一个公司,我都没有答应”。前不久,在江苏镇江的一次知青聚会上,还有人当众说:“董加耕当年带了个坏头。”对此,董加耕只是笑笑。这两天,上海的一家知青网站搞周年庆,董加耕又被邀请前往,“虽不愿抛头露面,但能见见一些老知青,也就答应了”。

  C 侯隽:每周都去老年大学学绘画

  我们是学雷锋、学侯隽去的。——1963年下乡支农知青最流行的一句话

  360截图20121104164104312.jpg

  当年那个特别的姑娘依然无悔。

  这些年的大型知青聚会上,侯隽总会出现。11月,她又得去上海、深圳参加两次知青聚会。每一次,她发言时总是坚持:上山下乡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不能自己现在生活不好了就全赖上山下乡的日子。

  1962年,高中毕业的北京人侯隽主动要求到河北省宝坻县插队,当时她才19岁。“我妈妈当时难过:你现在迁户口走了容易,将来你要后悔了,再让妈妈给弄回来,那妈妈没那本事。”侯隽作为典型被发现是很偶然的。“当时,有位叫黄宗英的作家来采访邢燕子,结果就听说这有个北京姑娘,挺特别的。她就跟我在那儿呆了有一个月,后来写了《特别的姑娘》。”1963年7月,报道在《人民日报》发表,侯隽的名字迅速传入千家万户,最多时曾担任13个职务。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侯隽同样被扣上“刘少奇的孝子贤孙”的帽子,“四人帮”垮台后再次身陷政治漩涡。“1974年,江青来视察天津小靳庄,她见我没有帽子,就说把在延安开荒时戴的帽子送给我……我当时傻乎乎的,还写了一首赞草帽的诗。”侯隽因此接受了政治审查。一年后她说清所有问题,回到宝坻县担任窦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

  2002年,她在窦家桥种下一片知青林,现已发展为中国知青村。刚开始的几年里,因为开支较大,侯隽必须卖掉一些树来维持一年10万元的维护费用。现在,知青林和中国知青村都交给了地方政府。

  2007年退休后,侯隽住在宝坻区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每周去老年大学学习绘画,花鸟牡丹葡萄画得最好。“女儿住在北京,我经常请教她电脑问题,学着做了个中国知青网。”对于当初的选择,侯隽打了个比方:“搁到现在,我还会选择农村,没准我会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时代同期声

  大起大落是普遍经历

  从上山下乡运动兴起的50年代到“文革”高潮阶段,曾树立了很多的知青典型。从50年代初期的徐建春、吕根泽、杨明汉,到60年代的邢燕子、侯隽、吕玉兰、董加耕,70年代的柴春泽与朱克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典型知青群体。而从1963年开始,知青典型的树立活动达到了高潮阶段,几乎每一地区,每一类型的下乡知识青年,都有典型被树立,被大张旗鼓地宣传。

  政治上大起大落是知青典型的普遍经历。从出名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便不能够由自己做主,他们的命运随着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动着。随着“文革”的结束,“四人帮”的垮台,他们也大多成为了被怀疑的对象,受到审查,甚至被关押。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总裁:柴春泽手机:13704765925E-mail: cfccz@263.net  912769722@qq.com 站长:刘海生常务副站长:张化国网站督察:李继明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ICP备06005774号蒙网警150402010117号蒙公网安备 15040202150517号